> 文学小说 > 鬼故事 > 民间鬼故事 > 宝贝烟杆
宝贝烟杆
作者:鬼怪屋
背景颜色:
字体大小:
字体颜色:
管理

清朝年间,有一个嗜烟如命的老农,早晨起床脸还没有洗,就先得抽上一口,要是上茅房,必得先装满一袋烟,抽完了才走出茅房,每顿饭后撂下饭碗总得过足了瘾才下地干活,用他的话说就是“来锅叶子烟,快乐赛神仙”。

这老农手中的烟杆,可是一根有年纪的烟杆了,听说是老农的爷爷的爷爷辈传下来的。那烟杆已经被几代人的手磨得光滑油亮。大约是历经了岁月的烟熏,那烟杆早已通体发红,变成血一样的绛红色,还隐隐发光。更绝的是,晚上就寝,老农将烟杆挂在床前,烟杆里的烟油会顺着烟嘴口出溜出来,油光剔亮,稠得像蜜,牵成了丝,眼看就要拉断,谁知那烟油“哧溜”一下自个儿缩了回去,奇得很!老农不知其中道理,反正当作宝贝一样贴身不离。

说起这烟杆的奇来,还有一个秘密。老农家里喂了不少牲畜,经常要放到野外喂草。林子里经常有野猫、野猪、野獾在牲畜吃草的地方屙屎屙尿,尤其是野猫屙的尿,一旦牲畜不小心吃了,那牲畜的脚就会浮肿,痛苦得不吃不喝。换作别人家遇到这类事情,早就不知所措了。可老农自有他的一套方法,他把那贴身的烟杆取出来,找来一根细长竹签,从烟杆里掏出一些烟油泥垢,和些清水喂给牲畜喝了,嘿!第二天牲畜浮肿的脚就会消除。这事在周围越传越神,谁家牲畜得了这病,便都来找老农帮忙,老农倒像成了名医。所以,老农愈加得意了。

话说有一天,老农正蹲在自家门前抽着叶子烟,一个商人模样的年轻人骑着马经过,对着老农的烟杆看了很长一阵子才走。老农没有在意,只是很小心地摸摸烟杆便赶紧回屋了。可是第二天,那个年轻人又来了,又是看了很长一阵子才离去。如此过了三天,老农心里起了疑心,怀疑那个年轻人在打什么坏主意,准备下次年轻人来的时候问个明白。

第四天,那个年轻人果然又来了。老农正要上前问个明白,年轻人却跳下马,径直朝老农走过来。

“老人家,我是来此地游玩的布商,这几天我听说您老有一根不错的烟杆,特地来看一看。”年轻人上前作揖,说道,“只是怕您误会,故不敢造次打搅。”

老农仔细打量年轻人,不像是心怀叵测之人,就问:“听谁说的,一根普普通通的烟杆,有什么好看的?”

年轻人又是一笑:“老人家,我已经来过三次,每次都注意到您手中的烟杆,不愧是祖上宝贝,您老人家谦虚了。我有一个朋友,专爱此物,我这次来就是想把您这根烟杆买下,作为礼物送给他,不知您老愿意不愿意?”

老农一直深爱他的烟杆,就像宝贝疙瘩一样,可到底宝贝到什么地步,他却不知道。这个年轻人既然想买,何不如借此机会试探一下,能值多少钱?于是老农说道:“我这是祖上传下来的遗物,怎能随便当作东西出卖?不可不可。”

年轻人一听这话,显出一副很着急的样子:“老人家,我那位朋友是生死之交,救过我一命,无以回报,现在我生意做大了,又巧遇了您手里这样宝贝,自当想方设法送给朋友。”

老农一看这阵势,知道问价钱的时候到了,便说道:“我这可是祖宗遗物,卖出去可是不肖子孙呀,钱多钱少倒是其次。”

“老人家,您开个价,多少?”年轻人往前一步,弯腰问道。

“这,祖宗遗物呀——你说,出多少价?”

年轻人看着老农的脸,舔了舔嘴唇,说:“五百两白银。”

“多少?”

“五百两。”

老农总算听明白了。五百两白银呀,他家的祖上还没有谁有过这样多的家产,他这一辈子、下辈子都可以不用愁了……

年轻人不知道老农的心中想法,以为是价格太低,又连忙说道:“老人家,是不是价钱太少,可以再商量商量吗?我们借一步到家中说话,如何?”

进了家,老农请年轻人坐下,自个儿掏出烟杆抽起了叶子烟,心里嘀咕着眼前发生的事情。年轻人一看老农的架势,趁热打铁说道:“老人家,我知道您的心思,这样吧,我再加三百两,八百两白银怎么样?”

老农只是一个劲地抽烟,仍然一句话不发,他还没有转过神来,他不知道这个年轻人是不是疯了。年轻人却是急得坐不住了,嘴里嘀咕半天,又一咬牙,说道:“老人家,您就成全我吧,您看,一千两,怎么样,一千两,就这个价钱,不能再加了,您老说句话呀。”

老农看见年轻人急成那样,激灵了一下,从沉思中醒过来:“这件事我得和家里人商量一下,祖宗的遗物嘛,您说是不?要不明天您再来,给您回话。”

“好的,好的,我明天一定来,听您的佳音。”说完,年轻人转身上马离去。

待年轻人走远,老农把全家人叫来,把刚才发生的事情原封不动地说完,全家人个个喜上眉梢,说那个年轻人不是脑筋有问题,就是观世音派来帮助他们家的善人、神仙,会有这等好事?不就是一根上了年头的烟杆嘛,卖!老农从腰间拿出烟杆,从头到脚来回看了三次,想着那自动缩回的烟油和牲畜浮肿的脚,怎么也抵不上一千两白银稀奇,于是也就下定决心准备卖了。

第二天,年轻人如约而至。一番寒暄,年轻人说要看一看老农的烟杆,老农故意装成很谨慎的样子,小心翼翼地将烟杆递给年轻人。年轻人拿到手里,细细看过,高兴得连连说:“就是它,就是它,好!好!丙然是宝贝。”然后还给老农,又说道,“老人家,我这次出门,没有带太多的银两,不过您放心,我这里有五百两的银票,我先放在您这里,我这就回家准备剩下的银两,来回大约需要三个月的路程。我们以三个月为期限,三个月之后我准时回来,将余下的五百两白银给您,您再把您的烟杆完好地交给我,如何?我们立字为证。”说完,立下字据,付了银票。

临走时,年轻人又要求看一眼烟杆,一再嘱咐老农要妥善保管好烟杆,切不可失信。老农连连点头答应。

转眼三个月过去了,年轻人果然信守承诺,带足银两来到老农家。老农急忙回屋取出烟杆交给了年轻人。年轻人高兴地接过烟杆,谁知看过之后,脸色大变,连说:“不是的,不是的,错了、错了,这不是原来的那杆烟杆。”老农连忙接过,看了又看,说:“没错呀,就是三个月前你看过的烟杆,一直都是我保管的,我天天都要看一遍。”

“什么,您每天看一遍?只是看看,没有抽吗?”

“没有,我怕给你弄坏了。”

“您,您呀,一件天下稀世珍宝让您给毁了。”年轻人捶胸顿足地说道。

原来呀,这老汉不知道,他这根烟杆竟然是一件活宝,在这烟杆的烟锅处住了一只烟虫。只有米粒般大小,蛀穴一般人很难发现,就算是老农这样天天拿在手中的人,如果不去仔细看,也不知这其中的底细。这烟虫可是个灵物,全靠每天新鲜的叶子烟味和不温不火的烟油滋养,平时主人抽烟的时候,它就老老实实地呆在蛀穴里面,晚上主人不抽的时候,它才探出头来透透气。

这烟虫也不知在烟杆里待了多少年,一身的皮就和那烟杆的颜色一样了。

年轻人对烟杆有些研究,听说了老农烟杆的事,仔细一琢磨,觉得其中道理正是在那只烟虫身上,要知道那烟虫是个宝,经它吞吐的烟油不仅能治牲畜的浮肿病,还能治人身上的创伤,要是卖到京城,起码值千两黄金。于是年轻人专程跑了过来,通过三天的观察,再经过亲眼验证,发现了烟杆的秘密,才肯出这么昂贵的价钱。

再说老农,原本也是一片好心,想到人家出如此高的价钱,不能对不起人家。所以在年轻人走后,就把这只烟杆取下来,用一块干净的棉布包好,放了起来。殊不知,那活宝几日得不到新鲜的烟油滋养,便一命呜呼了。

老农听到这个秘密,又是懊恼又是惊奇,便将烟锅取下,往茶桌上一磕,果然有一条小虫掉出来,不过已经变硬成了一具躯壳了。

0
点赞
赏礼
赏钱
0
收藏
相关内容
沙家人
乾隆皇帝下江南,带着皇后那拉氏,那么多的宫娥彩女,还有一大帮随行护驾的官员、侍从、卫兵。乾隆登上龙舟,沿着大运..
迷唇
两菜一汤,一盘红烧鱼头,一盘青菜,外加干菜虾汤。杨品坐在桌前非常满意的欣赏自己的杰作。特别是红烧鱼头,半个鱼脸..
旅馆怪异事件
说起来旅馆,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和午夜的学校一样恐怖的感觉,他们都有着深暗昏黄的走廊,一个个紧闭的房门,你永远不知..
壁鬼传说
那是一栋日占时期留下来的透天厝,从外观看起来并不大,却是楼中楼的格局。说也奇怪,他们家的厨房居然在阴暗的地下室..
屠夫遇知音
安宜古城里有两位一等一的画家,画寒梅的梅清和画牡丹的朱风。两人可谓一时瑜亮,不分高下,风雅之士都以拥有二人的画..
韩信瓜
邳县倚宿山盛产三白西瓜。这三白西瓜有三好:"个儿大,皮儿薄,能治病。"老辈人留言:"说三白,道三好,韩信留种有功..
人狐之恋
古时候,蜀山有位姓东方的书生,平时喜欢住在清静的房间。一次,东方外出游学,走到半路,天就黑了。幸好,路边有一间..
阴阳院
天为阳,地为阴;热为阳,寒为阴;动为阳,静为阴,凡是剧烈运动着的、向外的、上升的、温热的、明亮的,都属于阳;相..
奶奶
这是我的亲身经历,大家不要认为我是在讲故事哦~~~我从小到大跟奶奶是最亲的!前几年奶奶因为癌症去世了,可我晚上做..
他的阴阳眼带我经历的那些事!
他叫小龙,当时他22岁,从小就有阴阳眼所以他看到那些东西再正常不过了。在我认识他之前他就范过几次病,听他大姐说家..
梳头女人
她穿着红外衣,灰色布裤子,光着两只脚,坐在一块大石头上,梳着那头乌黑的长发,小八一边洗衣服,一边远远望着这个女..
鬼故事医院的老护士
在市里一家大型医院的4楼,有一条很长很长的走廊。而走廊的尽头是一间办公室和放解剖用的尸体标本的“太平间”。某日晚..
通灵玉镯
(一)深夜里,红烛下,新郎用一根小巧的挑帘棒,轻轻的挑开了新娘头上的红 盖头。新娘羞红着脸,不敢直视新郎的眼睛..
假博学出洋相
从前魏地有个人,素以博学多识而著称。很多奇物古玩,据说只要他看一眼就能知道是什么朝代的什么器具,并且解说得头..
最厚道的干亲
白庆升是唐州城里有名的铁公鸡,有了儿子以后想结一门干亲,却迟迟不能如愿。其实,唐州城里结干亲的风气挺浓。本无血..
蛇的故事
我和我的同事都很喜欢养蛇,但是自从那个事以后同事再也不养蛇了,其实到不是有多恐怖,只是巧合的离谱。去年夏天同事..
不要夜读鬼故事
你们是不是觉得世界上没有鬼?是不是只有晚上出现?是不是觉得鬼怕人根本不敢伤害人?我告诉你,这一切都是假的!鬼其实是..
斩妖剑
清朝末年,有个在北京谋生活的湖南人唐立山,经常在东晓市收破烂。东晓市也称鬼市,卖的全是些来历不明的东西,真伪都..
曹福破案
嘉庆年间,江西湖口县衙门有个捕快,名叫曹福,他很善于缉捕盗贼。他观察人的形迹,常常能够发现一般人难以发现的破绽。有..
给恶人下个套儿
给恶人下个套儿作者:小可这个恶仆胆大包天,他竟要倒打一耙,状告主子! 恶仆欺主北宋时期,山东登州府有一个举人,名..
0
0
分享
请选择要切换的马甲:

个人中心

每日签到

我的消息

内容搜索